【青海招商】青海多领域征集营商环境线索助企纾困

所属地区:青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7日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启动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围绕市场准入、公用设施接入、行政审批、融资信贷、招标采购、政务服务、招商引资、监管执法、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及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十大重点领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线索与优化建议,旨在破除堵点难点,激发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此举显著提升了专项整治的针对性、实效性与社会参与度。
一、专项整治精准对接市场主体核心诉求
此次青海省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是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整体部署的关键行动。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过公告(邮箱:qhyshjzz@163.com)公开征集线索的核心目标,在于直接倾听和回应市场主体的真实声音与痛点,将问题排查的触角延伸至营商环境的“神经末梢”。明确限定的十大领域覆盖了企业全生命周期和日常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市场准入环节的隐性壁垒、公用设施(水电气暖等)接入的审批和费用负担、建设项目审批环节的效率及协同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及信贷歧视、招标采购领域的地方保护和隐性门槛、政务服务中的流程繁琐和效能低下问题、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后遇到的“新官不理旧账”或承诺不兑现现象、监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随意性和重复检查问题、行业协会商会强制收费或摊派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以及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历史顽疾。这种领域聚焦体现了对当前经济环境下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的精准洞察。
二、构建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问题整改见实效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立了规范化的问题线索处置流程,确保征集到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具体运作机制为:对通过邮箱、信件等渠道接收到的所有问题线索进行专业化识别和分类汇总,建立详实的问题线索台账数据库。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业务领域和管理权限,启动高效的转办分派程序,将线索分别移交至相关责任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监管、住建、政务服务、财政、审计、司法及其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于具有典型性、全局性、紧迫性的重点问题线索,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牵头或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重点核查、跟踪督办,推动深层次问题的整改。整个处置过程强调系统性整改,不仅要求解决表面问题,更注重剖析制度性根源,推动相关领域政策优化和流程再造,力求从源头上铲除营商环境问题的滋生土壤,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工作闭环。
三、强化协同治理与制度支撑夯实长效根基
此次专项整治并非孤立行动,而是青海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系统工程中的关键一环,与其他相关重要工作形成联动效应。其一,与深化“放管服”改革紧密衔接,专项整治所发现的市场准入、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等问题,为“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增便利”等改革举措提供了精准的靶向优化方向。其二,与政策兑现难、承诺不履行等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现象的集中治理行动协同推进,特别关注招商引资后承诺政策的落实问题,增强政府公信力。其三,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及国家关于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法规政策要求,确保专项整治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形成制度约束力。其四,建立跨部门协同作战机制,由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纪检监察、司法、财政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形成攻坚合力,确保涉及多部门职责的复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其五,将专项整治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行提炼总结,及时上升为制度性规范和长效工作机制,持续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
四、优化招商引资生态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和稳定投资的基石,此次专项整治着力破除影响招商引资成效的深层障碍。重点清理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在招商引资项目中存在的口头承诺不兑现、合同执行随意、要素保障不到位(如土地、用能指标落实难)、“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增强招商政策的严肃性和连贯性,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专项整治关注重大项目从签约到落地、从建设到投产全链条的服务保障效能,通过解决行政审批效能低下、公用事业接入协调难、施工许可环节梗阻等问题,显著缩短项目落地周期,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此外,通过打击招标采购环节的地方保护和隐形壁垒,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让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良性竞争,营造规则透明、预期稳定的投资环境,提升青海省对高质量资本和创新型企业的吸引力与粘性,形成近悦远来的投资生态。
五、营造社会参与监督氛围激发共建共享动力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征集线索的举措,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参与营商环境建设开辟了重要渠道。它显著降低了企业和群众的监督成本,体现了政府主动接受监督、开门搞整治的积极姿态,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征集线索能够突破政府内部信息壁垒,获取更真实、全面、鲜活的问题素材,特别是那些分散的、隐性的、基层的痛点难点,为政策制定和精准施治提供依据。市场主体反馈线索的过程,既是反映问题的过程,也是理解政府政策意图和规则的过程,有助于增进政企互信。政府对于征集线索的认真核查和反馈,本身就是一次重要的政企沟通实践。将专项整治过程和结果在保护市场主体隐私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公开,形成正向激励,有助于培育社会公众关注、监督、参与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共建共治共享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建设。

青海产业园区

青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青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