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两会十大亮点勾勒发展新图景
所属地区:青海-西宁-大通县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2日
在青海省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以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招商引资注入强劲动能,展现出生态保护、民生改善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发展格局。十大亮点工程不仅提振了代表委员信心,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一、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获批
青海省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进入国家战略层面。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与实施系统性治理工程,青海在保障"中华水塔"安全的同时,探索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路径。
二、引大济湟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为青海水利建设标志性工程,石头峡水库蓄水与北干渠贯通显著缓解了湟水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该工程通过跨流域调水,为东部城市群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其防洪灌溉综合效益已逐步显现。
三、民生支出占比创新高
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青海省优化支出结构,将75.6%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通过建立动态调整机制,11类民生补助标准得到统筹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高于经济增速。
四、高铁网络融入国家主干线
兰新高铁青海段的开通使西宁成为西北铁路枢纽的重要节点,构建起连接甘新两省区的四小时经济圈。高铁效应带动沿线旅游、物流等产业升级,年客运吞吐量突破400万人次。
五、多层次资本市场取得突破
青海省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零的突破,普惠金融服务覆盖所有乡镇。通过建立上市企业培育库,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区域性直接融资平台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六、高原高速公路网持续完善
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建成使青海高速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攻克了高海拔冻土施工技术难题。该路网与国省干线形成互补,将偏远地区纳入全省三小时交通圈。
七、西宁经济增速领跑西部省会
西宁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通过培育光伏、锂电等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其经济密度与辐射能力提升,带动周边区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八、行政审批改革成效显著
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34%,提前完成改革目标。推行"一网通办"后,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市场主体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
九、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显著
西宁市通过淘汰黄标车、推进煤改气等举措,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12个百分点。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形成高原城市大气治理的"西宁模式"。
十、文旅产业成为新增长极
青海省全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速位居全国前列。通过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环青海湖、祁连山等精品线路带动农牧区增收效果明显。
这些突破性进展既反映了青海省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平衡智慧,也展现出基础设施改善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十大亮点工程为青海融入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获批
青海省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进入国家战略层面。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与实施系统性治理工程,青海在保障"中华水塔"安全的同时,探索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路径。
二、引大济湟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为青海水利建设标志性工程,石头峡水库蓄水与北干渠贯通显著缓解了湟水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该工程通过跨流域调水,为东部城市群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其防洪灌溉综合效益已逐步显现。
三、民生支出占比创新高
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青海省优化支出结构,将75.6%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通过建立动态调整机制,11类民生补助标准得到统筹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高于经济增速。
四、高铁网络融入国家主干线
兰新高铁青海段的开通使西宁成为西北铁路枢纽的重要节点,构建起连接甘新两省区的四小时经济圈。高铁效应带动沿线旅游、物流等产业升级,年客运吞吐量突破400万人次。
五、多层次资本市场取得突破
青海省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零的突破,普惠金融服务覆盖所有乡镇。通过建立上市企业培育库,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区域性直接融资平台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六、高原高速公路网持续完善
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建成使青海高速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攻克了高海拔冻土施工技术难题。该路网与国省干线形成互补,将偏远地区纳入全省三小时交通圈。
七、西宁经济增速领跑西部省会
西宁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通过培育光伏、锂电等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其经济密度与辐射能力提升,带动周边区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八、行政审批改革成效显著
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34%,提前完成改革目标。推行"一网通办"后,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市场主体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
九、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显著
西宁市通过淘汰黄标车、推进煤改气等举措,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12个百分点。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形成高原城市大气治理的"西宁模式"。
十、文旅产业成为新增长极
青海省全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速位居全国前列。通过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环青海湖、祁连山等精品线路带动农牧区增收效果明显。
这些突破性进展既反映了青海省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平衡智慧,也展现出基础设施改善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十大亮点工程为青海融入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海西宁大通县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青海生态旅游廊道激活全域招商新动能
2025-09-01
【大通县招商】大通县“三有一能”电商模式成型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7-18
青海西宁大通县产业园区
-
西宁北川工业园
青海-西宁-大通县
青海西宁大通县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青海西宁大通县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