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招商】青海财政厅创新人才机制推进"一库两池一室"建设 赋能财政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青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4日
青海省财政厅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财政事业发展的关键支撑,通过创新实施"一库两池一室"建设,统筹推进财政系统人才工作。该举措在强化财政干部专业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为全省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专业化人才保障。青海省财政厅立足实际,构建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高素质财政人才队伍。
一、构建财政人才库夯实专业基础
青海省财政厅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财政人才库,按照专业领域划分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政府采购等12个专业类别。入库人才需通过专业知识测试、工作业绩评估和综合能力考核三重筛选机制,确保人才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机制,每两年组织一次集中调整更新,建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体系。为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青海省财政厅配套建立"业务骨干+新进人员"的结对培养制度,累计开展专题培训30余场次。
二、打造专家人才池提升决策水平
青海省财政厅从全省财政系统选拔具有高级职称或突出专业能力的业务骨干,组建财政政策研究、预算绩效管理、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等8个领域的专家人才池。专家人才池成员深度参与重大财政政策制定,在西宁市、海东市等重点地区开展专项调研20余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5份。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在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等重大财政事项决策过程中发挥智库作用。青海省财政厅还定期组织专家赴基层开展巡回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三、培育复合人才池促进协同发展
针对财政改革跨领域、跨部门的特点,青海省财政厅重点培养既精通财政业务又熟悉相关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跨处室轮岗交流、多岗位实践锻炼等方式,已有60余名干部完成复合能力培养。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等民族地区试点推行"财政+民族政策"复合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与发改、审计等部门的联合培养机制,组织复合型人才参与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提升综合协调能力。
四、组建专家工作室推动创新实践
青海省财政厅依托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成立财政政策研究、绩效评价技术创新等5个专家工作室。工作室采取"理论+实践"双导师制,培养中青年业务骨干45名。聚焦生态财政、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开展课题攻关,形成创新成果10项并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推广应用。建立工作室成果转化机制,将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财政管理实践,有效提升财政政策精准度。
青海省财政厅通过系统推进"一库两池一室"建设,构建起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举措显著提升了财政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下一步,青海省财政厅将持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更好发挥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青海产业园区

青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青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