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招商】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循环经济 科技创新
所属地区:青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8日
近年来,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通过实施企业创新需求挖掘及诊断项目,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区域招商引资和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该项目针对试验区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系统性服务,有效破解了企业发展瓶颈,推动形成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精准对接需求,构建创新服务体系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等重点领域,依托2020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由青海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牵头,深入海西州“一区四园”开展企业创新需求调研。项目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实际诉求,建立起涵盖60家企业、496项需求的创新需求数据库,并编制完成企业技术需求汇编,为精准服务企业创新提供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特点,分类梳理技术瓶颈,形成“一企一档”需求清单,为后续创新资源对接奠定基础。
(二)强化诊断评估,破解企业发展瓶颈
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项目组围绕企业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人才结构等核心指标,对60家企业开展创新能力诊断评估。通过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精准识别企业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短板,形成60份个性化诊断报告,提出靶向性改进建议。同时,编制完成《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创新能力研究报告》,系统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现状,为试验区制定产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决策参考。针对盐湖化工企业面临的镁锂分离技术难题,项目组协助对接省内外科研院所,推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有效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深化产学研融合,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通过组织技术对接会、专家咨询等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60人次,培训技术创新服务人员74人次,提升了企业技术转化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技术交易市场发展,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5365.77万元,实现技术服务收入78万元。例如,某新能源企业通过项目对接,与省外高校合作开发的光伏储能技术成功落地,显著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了区域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四)优化创新生态,助力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
依托项目成果,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出台针对性扶持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平台。通过强化创新需求与政策供给的精准匹配,试验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增强,吸引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型企业落地,招商引资质量显著提升。同时,项目推动形成的“需求挖掘—诊断评估—资源对接—成果转化”服务模式,为试验区构建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提供了实践经验,促进了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打造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青藏高原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将持续深化企业创新需求挖掘与服务,通过强化科技赋能、优化创新生态,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青海产业园区

青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青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