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化县招商】循化县创新举措推动村集体经济破零发展
所属地区:青海-海东市-循化县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通过招商引资和多元化产业布局,探索出一条以乡村旅游、特色加工、光伏发电为核心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成功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当地通过整合政策资金、盘活土地资源、培育特色产业等举措,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一、政策资金精准扶持夯实发展基础
循化县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抓手,优先对62个贫困村投入31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每村设立50万元互助资金协会,确保年集体收入不低于1.5万元。同时为非贫困村落实每村100万元发展资金,并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23个村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建立"资金池+项目库"机制,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政策保障体系。
二、特色产业培育形成多元发展格局
乙日亥村流转18.67公顷土地打造花海景观,配套建设木栈道等设施,整合800余万元项目资金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家乐和旅游商品销售。街子镇托龙都村发展木材加工和砖雕贸易,尕楞藏族乡秀日村开发黑青稞酩馏酒酿造产业。全县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原则,形成农旅融合、工贸并进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光伏项目实现稳定收益长效机制
投入1.01亿元实施的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建立"阳光银行"收益分配机制。该项目覆盖全县多个行政村,发电收益专项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公益事业,形成可持续的"电力+扶贫"产业模式,有效破解资源匮乏地区发展瓶颈。
四、党建引领激活内生发展动力
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组织体系,将集体经济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指标。通过能人带动、技术培训、品牌打造等方式,培育本土经营主体42个,开发特色产品28类。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实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制度,确保项目选择科学、运营规范、分配透明。
五、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推行"资产收益+就业带动"双轮驱动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利润分红等方式,使村民获得多重收益。建立集体经济积累金制度,明确收益用于基础设施维护、公益岗位设置等民生领域,形成"发展—积累—再发展"良性循环。目前全县15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
一、政策资金精准扶持夯实发展基础
循化县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抓手,优先对62个贫困村投入31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每村设立50万元互助资金协会,确保年集体收入不低于1.5万元。同时为非贫困村落实每村100万元发展资金,并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23个村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建立"资金池+项目库"机制,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政策保障体系。
二、特色产业培育形成多元发展格局
乙日亥村流转18.67公顷土地打造花海景观,配套建设木栈道等设施,整合800余万元项目资金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家乐和旅游商品销售。街子镇托龙都村发展木材加工和砖雕贸易,尕楞藏族乡秀日村开发黑青稞酩馏酒酿造产业。全县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原则,形成农旅融合、工贸并进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光伏项目实现稳定收益长效机制
投入1.01亿元实施的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建立"阳光银行"收益分配机制。该项目覆盖全县多个行政村,发电收益专项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公益事业,形成可持续的"电力+扶贫"产业模式,有效破解资源匮乏地区发展瓶颈。
四、党建引领激活内生发展动力
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组织体系,将集体经济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指标。通过能人带动、技术培训、品牌打造等方式,培育本土经营主体42个,开发特色产品28类。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实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制度,确保项目选择科学、运营规范、分配透明。
五、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推行"资产收益+就业带动"双轮驱动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利润分红等方式,使村民获得多重收益。建立集体经济积累金制度,明确收益用于基础设施维护、公益岗位设置等民生领域,形成"发展—积累—再发展"良性循环。目前全县15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
青海海东市循化县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投资循化县】2018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5-07-27
【投资循化县】2017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5-07-15
【循化县招商】2019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5-07-08
青海海东市循化县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青海海东市循化县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