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招商】青海组织召开储能先行示范区建设座谈会

所属地区:青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7日
为有效整合力量、汇集各方智慧,研究明晰青海省储能先行示范区建设路径与对策,在去年,青海省能源局组织召开了储能先行示范区建设座谈会。此次会议旨在为探索创新储能发展模式、制定务实政策措施提供支撑平台,为加速推进项目落地、优化产业布局吸引招商引资潜力打下坚实基础。与会各方围绕建设思路、项目规划及政策需求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重要共识。
一、明确发展定位:坚持规划引领储能布局
青海省明确了储能发展基本方向:“水储能为主,新型储能为辅”。会议强调整体发展规划的先行性和指导作用,要求所有参与企业必须紧密围绕青海省设定的水储能(如抽水蓄能)和各类新型储能(如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的发展目标,来谋划自身的储能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策略。要求各企业清晰自身在整体规划中的定位与分工,确保发展步调协调一致,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
二、积极谋划项目:推动多元化储能体系构建
会议鼓励参会企业紧密结合青海省资源禀赋和能源结构转型实际需求,积极策划和推动多元化的储能项目。重点方向包括依托青海丰富水电资源开展的大规模水电储能工厂项目、抽水蓄能项目,以及新型储能项目如电化学储能(包括锂电池、液流电池等不同技术路线)、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此外,利用青海优质太阳能资源发展太阳能光热储能发电项目也是重要内容。企业需深入挖掘储能技术在电源侧(如配套新能源发电)、电网侧(如提供调频、调峰、备用等辅助服务)、用户侧(如工业用户、商业建筑削峰填谷)等多环节的应用潜力,最大化其价值。
三、加快项目建设:完善政策配套畅通实施路径
会议强调对于具备成熟条件的储能项目,相关企业应尽快履行报批程序,主管部门将优化流程,力争做到高效审批、快速响应,保障项目能够及时开工建设。为规范项目管理流程,青海省能源局将按照国家能源局颁布的《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要求,迅速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具体落实意见。该意见旨在明确和规范青海省储能项目在前期备案、电网接入方案、并网验收等一系列关键环节的操作规则和要求,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明确的政策依据。
四、完善政策支撑:研究制定配套实施方案
青海省将依据国家层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研究并出台青海省推动储能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形成系统性政策支持框架,重点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建立合理的电价补偿或激励机制以体现储能多元价值,研究解决不同类型储能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规则(特别是关于调度运行、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机制),明确并网技术要求等,通过制度设计有效调动各方投资建设和运营储能的积极性。
五、强化技术攻关:突破发展瓶颈筑牢长远根基
会议指出,技术创新是储能产业持续降本增效和规模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企业应切实承担起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主体责任。当前应重点围绕那些制约青海省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展攻关,例如:提升储能系统的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配置技术,满足大规模储能接入条件下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控制技术,以及探索并验证适应青海省电力市场环境、能够实现可持续运营的商业化盈利模式等。会议强调要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合作等方式,着力降低成本,并在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上做到前瞻性思考和布局,为青海省储能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座谈会是青海省系统化、规模化推进储能先行示范区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青海省在强化顶层设计、凝聚政企共识、梳理建设思路和关键对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青海省具备“风光水储热”多能互补的独特资源组合优势,储能作为连接多能、支撑系统平衡的关键环节,其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会议达成的五点要求(规划引领、项目谋划、加快建设、完善政策、技术攻关),清晰地勾勒出青海省未来一段时期推动储能产业发展的实施路径,展现了青海省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新路径,致力于将储能打造成为支撑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重要支点的决心与行动力。这不仅对提升青海省自身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新能源消纳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我国乃至全球在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进程中探索储能应用的最佳实践提供了宝贵的“青海方案”。

青海产业园区

青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青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