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财政审计聚焦三区建设与民生保障
财政资金
所属地区:青海-西宁-城北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31日
近年来,青海省通过强化审计监督推动财政管理提质增效,在服务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重点围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领域开展专项审计,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审计结果显示,全省预算执行总体规范,但在资金统筹、项目监管等方面仍需完善。
一、财政收支实现平衡发展
2014年青海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亿元,同比增长6.1%,总财力达611.98亿元。通过统筹中央补助、债券资金等,保障了东部城市群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等455亿元重点项目投入,并设立特色产业基金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民生领域投入占比达75.6%,其中116亿元用于三江源生态补偿等工程。
二、审计揭示四大管理短板
1. 预算体系衔接不足:政府性基金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存在交叉重叠,西宁市等地区年初资金细化率未达标。
2. 专项资金使用问题:海东市民生项目配套资金滞留,黄南州环境整治等项目未按期开工,涉及资金超5000万元。
3. 执行纪律不严格:部分单位存在"三公"经费违规列支、坐收坐支现象,如海东市交警支队私设"小金库"。
4. 项目建设滞后:青海湖流域人工增雨等生态项目进度脱节,西宁市保障房建成后空置超一年。
三、整改成效与制度优化
针对审计发现问题,相关部门已推动建立长效机制。省财政厅出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将环境污染防治设备纳入集中采购目录;海东市全面清理就业补贴违规发放问题,追回资金42.3万元。通过专项督查,医疗卫生、扶贫等领域整改完成率达85%。
四、审计建议强化治理效能
1. 构建"四本预算"协同机制,推行项目库滚动管理;
2. 严控专项资金审批流程,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3. 下放政府投资审批权限,规范招投标管理;
4. 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整治,重点核查基层单位财务合规性。
目前,青海省正以审计整改为契机,推动财政资金向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改善民生福祉等领域精准倾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一、财政收支实现平衡发展
2014年青海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亿元,同比增长6.1%,总财力达611.98亿元。通过统筹中央补助、债券资金等,保障了东部城市群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等455亿元重点项目投入,并设立特色产业基金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民生领域投入占比达75.6%,其中116亿元用于三江源生态补偿等工程。
二、审计揭示四大管理短板
1. 预算体系衔接不足:政府性基金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存在交叉重叠,西宁市等地区年初资金细化率未达标。
2. 专项资金使用问题:海东市民生项目配套资金滞留,黄南州环境整治等项目未按期开工,涉及资金超5000万元。
3. 执行纪律不严格:部分单位存在"三公"经费违规列支、坐收坐支现象,如海东市交警支队私设"小金库"。
4. 项目建设滞后:青海湖流域人工增雨等生态项目进度脱节,西宁市保障房建成后空置超一年。
三、整改成效与制度优化
针对审计发现问题,相关部门已推动建立长效机制。省财政厅出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将环境污染防治设备纳入集中采购目录;海东市全面清理就业补贴违规发放问题,追回资金42.3万元。通过专项督查,医疗卫生、扶贫等领域整改完成率达85%。
四、审计建议强化治理效能
1. 构建"四本预算"协同机制,推行项目库滚动管理;
2. 严控专项资金审批流程,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3. 下放政府投资审批权限,规范招投标管理;
4. 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整治,重点核查基层单位财务合规性。
目前,青海省正以审计整改为契机,推动财政资金向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改善民生福祉等领域精准倾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青海西宁城北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西宁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赋能区域发展
2025-09-01
【城北区招商】西宁城北:传承创新双驱动 中医药服务惠民生
2025-07-28
青海西宁城北区产业园区
-
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青海-西宁-城北区
-
青海高新技术开发区
青海-西宁-城北区
青海西宁城北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青海西宁城北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