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招商】山东援青项目集中开工助力海北高质量发展 投资3.9亿推动产业人才双落地
招商项目
所属地区:青海-海北州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1日
山东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3个招引项目集中开工,计划总投资约3.9亿元,同步签约17个柔性引才项目,引进70名高层次专业人才。这是鲁青两省深化产业协作、人才交流的重要实践,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推动海北州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为当地稳经济、保民生、促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一、项目布局聚焦海北特色产业发展需求
集中开工的23个项目紧扣海北州"四种经济形态"发展定位,重点投向绿色农牧业、生态旅游业、清洁能源和民族文化四大领域。其中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占比超40%,包括高原有机畜产品加工、青稞深加工等产业链延伸项目;生态旅游项目依托青海湖、祁连山等自然资源,开发文旅融合新业态;清洁能源项目侧重光伏发电配套产业;民族文化项目涵盖唐卡、藏毯等非遗技艺产业化开发。所有项目均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严格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原则。
二、跨省协作构建全方位支援体系
临沂、威海、聊城、滨州四市与海北州四县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山东省发改委统筹财政、文旅、工信等12个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在项目审批、资金配套、技术标准等方面提供全程支持。青海省卫健委、教育厅等部门联合搭建人才服务平台,通过"团队式帮扶""候鸟型专家"等模式,柔性引进70名经济规划、农牧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专家,其中15人担任重点项目技术顾问,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的链式效应。
三、创新机制保障项目可持续运营
项目实施"双主体"责任制,山东企业负责资金投入和技术管理,海北当地企业承担资源整合和市场运营,双方按比例共享收益。建立风险共担基金池,山东省财政安排2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对冲高原特殊环境下的经营风险。同步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23个项目预计可带动超500户牧民参与原料供应,年均增收1.2万元以上。海北州政府配套出台土地、税收等28条优惠政策,确保项目"落地即开工、投产即见效"。
四、综合效益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新增产值5.8亿元,为海北州贡献税收超3000万元。生态旅游项目将盘活18处闲置文旅资源,创造800个就业岗位;农牧项目通过订单农业覆盖3.2万亩草场,提升畜产品附加值30%以上。人才项目促成6所山东高校与海北职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培养本土技术骨干160余人。这种"产业赋能+智力支撑"的援建模式,已成为青鲁两省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示范案例,相关经验获国家发改委对口支援司专题调研肯定。
五、长效机制深化对口协作内涵
两省建立"十四五"援建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后续将重点推进青海湖北岸生态经济带、祁连山南麓绿色产业园等重大载体建设。山东省商务厅与海北州共建招商引资大数据平台,实时对接200家山东企业投资需求。人才交流方面实施"双百工程",计划三年内互派100名干部挂职、100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推动援建工作从"输血"向"造血"根本转变。这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协作体系,正持续释放对口支援的综合效益。
一、项目布局聚焦海北特色产业发展需求
集中开工的23个项目紧扣海北州"四种经济形态"发展定位,重点投向绿色农牧业、生态旅游业、清洁能源和民族文化四大领域。其中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占比超40%,包括高原有机畜产品加工、青稞深加工等产业链延伸项目;生态旅游项目依托青海湖、祁连山等自然资源,开发文旅融合新业态;清洁能源项目侧重光伏发电配套产业;民族文化项目涵盖唐卡、藏毯等非遗技艺产业化开发。所有项目均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严格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原则。
二、跨省协作构建全方位支援体系
临沂、威海、聊城、滨州四市与海北州四县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山东省发改委统筹财政、文旅、工信等12个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在项目审批、资金配套、技术标准等方面提供全程支持。青海省卫健委、教育厅等部门联合搭建人才服务平台,通过"团队式帮扶""候鸟型专家"等模式,柔性引进70名经济规划、农牧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专家,其中15人担任重点项目技术顾问,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的链式效应。
三、创新机制保障项目可持续运营
项目实施"双主体"责任制,山东企业负责资金投入和技术管理,海北当地企业承担资源整合和市场运营,双方按比例共享收益。建立风险共担基金池,山东省财政安排2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对冲高原特殊环境下的经营风险。同步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23个项目预计可带动超500户牧民参与原料供应,年均增收1.2万元以上。海北州政府配套出台土地、税收等28条优惠政策,确保项目"落地即开工、投产即见效"。
四、综合效益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新增产值5.8亿元,为海北州贡献税收超3000万元。生态旅游项目将盘活18处闲置文旅资源,创造800个就业岗位;农牧项目通过订单农业覆盖3.2万亩草场,提升畜产品附加值30%以上。人才项目促成6所山东高校与海北职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培养本土技术骨干160余人。这种"产业赋能+智力支撑"的援建模式,已成为青鲁两省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示范案例,相关经验获国家发改委对口支援司专题调研肯定。
五、长效机制深化对口协作内涵
两省建立"十四五"援建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后续将重点推进青海湖北岸生态经济带、祁连山南麓绿色产业园等重大载体建设。山东省商务厅与海北州共建招商引资大数据平台,实时对接200家山东企业投资需求。人才交流方面实施"双百工程",计划三年内互派100名干部挂职、100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推动援建工作从"输血"向"造血"根本转变。这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协作体系,正持续释放对口支援的综合效益。
青海海北州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门源县招商】门源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7-10
【海北州招商】2019年海北州政府工作报告
2025-07-09
【海晏县招商】2019年海晏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5-07-08
【海北州招商】海北州政府工作报告
2025-07-08
【祁连县招商】2019年祁连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5-07-08
【海北州招商】海北州争取中央财政以工代赈专项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2025-07-07
【祁连县招商】2021年祁连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5-07-07
【2022年门源招商】门源税务智慧赋能 办税缴费体验再升级
2022-05-28
青海海北州产业园区
-
门源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青海-海北州
-
海晏县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青海-海北州
-
刚察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青海-海北州
-
海北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青海-海北州
-
刚察县人力资源产业园区
青海-海北州
-
海北大数据产业园区
青海-海北州
青海海北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青海海北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