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咨询中!工业用地招拍挂、厂房购买及租赁、公司注册流程、产业扶持政策、规上企业入库纳统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瞪羚企业认定、独角兽企业认定、牛羚企业认定、隐形冠军企业认定、企业上市挂牌、等各项企业优惠政策,一键查询,了解详情!
您想咨询共和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欢迎致电:400-162-2002
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1990年人口12.79万。有藏、汉、回、蒙古等民族。秦汉为羌族游牧区,412~663年建第一个封建王国。1929年设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青海南山、日月山、鄂拉山等山地。属高原亚寒带气候,1月均温-14℃,7月均温18.3℃,年降水量300~400毫米。矿产资源有铜、白云母、铁、铅、锌、油气、大理石,其中大理石贮量15亿立方米。经济半农半牧。牧产牦牛、犏牛、绵羊、马、骆驼,农产小麦、青稞、马铃薯等。其中畜产品属青海省之首。有绒毛、皮革、食品、建材、轻工等工业。公路通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西宁市。日月山下的黑城,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住宿处。青海湖、龙羊峡水电站库区为游览胜地。县人民政府驻:恰卜恰镇。邮编:813000。代码:632521。区号:0974。拼音:gonghexian。共和县辖4个镇、7个乡:恰卜恰镇、倒淌河镇、龙羊峡镇、塘格木镇、石尕亥乡、沙珠玉乡、铁盖乡、廿地乡、江西沟乡、黑马河乡、切吉乡。境内有:哇玉农场、湖东种羊场、巴卡台农场、安置农场。农业牧业共和县是一个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场1814万亩,六十年代初为全国拥有百万牲畜大县之一,是青海省主要畜产品生产基地。年产肉类9000余吨,牛羊皮30余万张,牛羊绒200余吨。2004存栏各类牲畜138万头(只)。黄河流经县境内90公里,河谷地和小块农业区拥有耕地16.8万亩,主要种植小麦,青稞、豌豆,马铃薯、蚕豆和油料作物,兼种大麦,燕麦等。自然资源全县常年有水的河流,沟道195条,总流量为23.o7立方米人/秒,年平均流量大于0.15立方米/秒。县境内有大型水利枢纽龙羊峡电站,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瓦,年发电量60亿千瓦小时。县内温泉均集中于恰卜恰河下游,已探明水温高于23c的有12处,最高的水温为43c。现已开发龙羊峡镇境内的麻尼磨合北山湾热水游泳娱乐项目。县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储量2.16亿立方米米的花岗岩矿,主要有石棉红、五莲花等品种;有储量10亿立方米的大理石矿,主要有汉白玉。墨玉、墨白花、龙卷云。雪花白等10多种。另外还有铁、铜、镍、铅、锌,金、砷,白云母、石灰岩,水晶等矿种。切吉牦牛沟金矿贮量达4438吨;倒淌河铜镍矿矿石贮量达50万吨。共和县全境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全年日照时数达2670.4---3036小时,平均日照率达60%---69%,每天平均日照6.2%---9.4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为165.5千卡/平方厘米,太阳能发电前景广阔。环湖地区风能资源县有较大开发价值,年平均风速3.5米/秒,储量550千瓦小时/平方米,可利用储量540---680千瓦小时/平方米。境内珍稀动物主要分布在鄂拉山区,青海南山和哇洪山等地,主要有马鹿、麝、猞猁高山雪鸡等,其中高山雪鸡被国家列为三类保护动物,中草药植物繁多,共有224种,资源量约为58117.42万吨,主要有羌活,大黄,甘草,麻黄,秦艽,雪莲等。旅游观光共和县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淳朴,草原景色优美。有“草原门户"和“西海屏风”之称的文成公主进藏途经的巍巍日月山,有高原之称的青海湖,湖内有鸟岛,还有三块石,二郎尖、海心山等岛屿,湖滨建有藏族风情特色的151账房宾馆。此外,还有雄伟壮观的龙羊峡水电站以及龙羊峡库区人工湖,区沟地下温泉,委曲沟度假村等旅游景点。200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422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30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2479元。历史沿革古为羌地,汉属西海郡,公元535年,吐谷浑可汗夸吕建都“伏俟城”。唐属吐蕃地,宋属厮,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清属西宁府、贵德厅。民国元年(1912年)归西宁、湟源2县,1929年从西宁、湟源2县析置共和县,直属青海省。1952年改为共和藏族自治区,1953年改为共和县,隶海南藏族自治区(州)。2000年,共和县辖1镇、12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197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恰卜恰镇30833恰卜恰乡8124廿地乡3967沙珠玉乡6173英德尔乡4232铁盖乡5774曲沟乡7161东巴乡3987倒淌河乡11336江西沟乡5504黑马河乡4490石乃亥乡6038切吉乡8142龙羊峡虚拟镇3258塘格木农场虚拟乡29552001年1月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6号文批复:撤销共和县恰卜恰乡,并入恰卜恰镇;撤销倒淌河乡,设立倒淌河镇。2001年底,全县辖2个镇、10个乡,7个居委会、91个村(牧)委会。2001年底,共和县辖2个镇、10个乡,7个居委会、91个村(牧)委会。恰卜恰镇驻恰卜恰,辖7个居委会(第一、二、三、四、五、六、七),9个村委会(上塔买、下塔买、次汉苏、东香卡、西香卡、西台、尕寺、加拉、索吉亥)。倒淌河镇驻蒙古村,辖9个牧委会(蒙古、黄科、元者、甲乙、黑科、哈乙亥、拉乙亥麻、次汉达哇、东卫)。铁盖乡驻马汉台,辖11个村(牧)委会(铁盖、拉干、吾雷、拉才、马汉台、上合乐寺、下合乐寺、托勒台、哈汗土亥、七台、委曲)。东巴乡驻乙浪堂,辖6个村(牧)委会(东巴、索尔加、加降台、上梅、下梅、乙浪堂)。曲沟乡驻麻尼磨台,辖11个村(牧)委会(德胜、后菊花、曹多隆、克才、阿乙亥、次汉土亥、瓦里关、龙才、多隆沟、麻尼磨台、龙羊新村)。英德尔乡驻治海,辖8个牧委会(浪娘、中果、黄河、治海、哈尔干、加什达、更尕、曲让)。沙珠玉乡驻珠玉,辖10个村委会(上村、珠玉、上卡力岗、下卡力岗、种籽、耐海塔、达连海、曲沟、知耐海、扎卜达)。廿地乡驻廿地村,辖5个牧委会(廿地、拉隆、曲科纳、羊让、切扎)。黑马河乡驻黑马河,辖4个牧委会(文巴地、直却乎、加卜隆、然却乎)。石尕亥乡驻切吉,辖6个牧委会(鹿色、尕日拉、切吉、铁卜加、向公、如隆)。江西沟乡驻大包,辖4个牧委会(达仓、元者、上社、下社)。切吉乡驻东科,辖8个牧委会(塔秀、哇合、加什科、乔夫旦、莫合、东科、祁加、新村)。2002年4月2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2]29号文批复同意撤销龙羊峡行委,设立龙羊峡镇;撤销曲沟乡并入龙羊峡镇。2003年底,共和县辖3个镇、9个乡,10个居委会、93个村(牧)委会。人口122845人。恰卜恰镇驻恰卜恰,辖7个居委会(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居民委员会),9个村(牧)委会(上塔买、下塔买、次汉苏、东香卡、西香卡、西台、尕寺、加拉、索吉亥)。倒淌河镇驻蒙古村,辖1个居委会(倒淌河居委会),9个村(牧)委会(蒙古、黄科、元者、甲乙、黑科、哈乙亥、拉乙亥麻、次汉达哇、东卫)。龙羊峡镇驻龙羊峡,辖2个居委会(龙羊峡镇第一、第二),13个村(牧)委会(德胜、后菊花、曹多隆、克才、阿乙亥、次汉土亥、瓦里关、龙才、多隆沟、麻尼磨台、龙羊新村、黄河村、兴龙村)。铁盖乡驻马汉台,辖11个村(牧)委会(铁盖、拉干、吾雷、拉才、马汉台、上合乐寺、下合乐寺、托勒台、哈汗土亥、七台、委曲)。东巴乡驻乙浪堂,辖6个村(牧)委会(东巴、索尔加、加降台、上梅、下梅、乙浪堂)。英德尔乡驻治海,辖8个村(牧)委会(浪娘、中果、黄河、治海、哈尔干、加什达、更尕、曲让)。沙珠玉乡驻珠玉,辖10个村(牧)委会(上村、珠玉、上卡力岗、下卡力岗、种籽、耐海塔、达连海、曲沟、知耐海、扎卜达)。廿地乡驻廿地村,辖5个村(牧)委会(廿地、拉隆、曲科纳、羊让、切扎)。黑马河乡驻黑马河,辖4个村(牧)委会(文巴地、直却乎、加卜隆、然却乎)。石尕亥乡驻切吉,辖6个村(牧)委会(鹿色、尕日拉、切吉、铁卜加、向公、如隆)。江西沟乡驻达仓,辖4个村(牧)委会(达仓、元者、上社、下社)。切吉乡驻东科,辖8个村(牧)委会(塔秀、哇合、加什科、乔夫旦、莫合、东科、祁加、新村)。2005年,共和县辖3个镇、9个乡:恰卜恰镇、倒淌河镇、龙羊峡镇、石尕亥乡、沙珠玉乡、英德尔乡、铁盖乡、廿地乡、东巴乡、江西沟乡、黑马河乡、切吉乡。2006年8月,共和县撤销英德尔乡,设立塘格木镇,镇政府驻地迁至原塘格木农场场部所在地塘格木,实行镇管村体制;撤销东巴乡,并入恰卜恰镇。

青海招商项目

青海招商政策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青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