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生态产业园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所属地区:青海-西宁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2日
在青海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下,西宁生态产业园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项目,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园区以三江源生态保护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生态效益与民生改善双赢。
一、构建生态优先发展格局
西宁生态产业园将90%以上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实施湿地修复、荒漠化治理等工程。2023年园区植被覆盖率较基准年提升12个百分点,水源涵养能力显著增强。
二、培育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光伏发电、藏药种植等特色产业,建成全国首个高海拔零碳数据中心。2022年园区清洁能源产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65%,带动周边农牧民人均增收超3000元。
三、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建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制度,3000余名牧民转型为生态管理员。开发生态体验、自然教育等文旅产品,2023年生态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0%,实现生态保护与创收良性循环。
四、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联合科研机构研发高寒地区生态修复技术,建成三江源生态监测大数据平台。累计投入8亿元用于生态科研,获国家专利技术17项,为青藏高原生态治理提供示范样本。
五、深化区域协同保护机制
与玉树、果洛等州建立流域协同治理联盟,统一实施黑土滩治理、野生动物保护等工程。2023年跨界河流水质达标率100%,藏羚羊种群数量恢复至保护初期的3倍。
当前,园区正推进"碳汇交易+生态补偿"试点,计划2024年完成首笔草原碳汇交易。通过制度创新持续释放生态红利,西宁生态产业园已成为青藏高原践行"两山"理念的典型范例。
一、构建生态优先发展格局
西宁生态产业园将90%以上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实施湿地修复、荒漠化治理等工程。2023年园区植被覆盖率较基准年提升12个百分点,水源涵养能力显著增强。
二、培育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光伏发电、藏药种植等特色产业,建成全国首个高海拔零碳数据中心。2022年园区清洁能源产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65%,带动周边农牧民人均增收超3000元。
三、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建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制度,3000余名牧民转型为生态管理员。开发生态体验、自然教育等文旅产品,2023年生态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0%,实现生态保护与创收良性循环。
四、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联合科研机构研发高寒地区生态修复技术,建成三江源生态监测大数据平台。累计投入8亿元用于生态科研,获国家专利技术17项,为青藏高原生态治理提供示范样本。
五、深化区域协同保护机制
与玉树、果洛等州建立流域协同治理联盟,统一实施黑土滩治理、野生动物保护等工程。2023年跨界河流水质达标率100%,藏羚羊种群数量恢复至保护初期的3倍。
当前,园区正推进"碳汇交易+生态补偿"试点,计划2024年完成首笔草原碳汇交易。通过制度创新持续释放生态红利,西宁生态产业园已成为青藏高原践行"两山"理念的典型范例。
青海西宁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西宁生态创新城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2025-09-02
青海保税购物中心激活消费新动能
2025-09-02
西宁聚力打造高原绿色发展新高地
2025-09-02
青海民生十事绘就高原幸福图景
2025-09-02
青海两会十大亮点勾勒发展新图景
2025-09-02
青海民生建设绘就高原幸福新图景
2025-09-02
西宁文化高地建设奏响时代强音
2025-09-02
青海平安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2025-09-01
青海西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2025-09-01
西宁开发区以生态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09-01
西宁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赋能区域发展
2025-09-01
西宁双寨枢纽激活青海丝路经贸新动能
2025-09-01
青海西宁产业园区
-
青海大华工业园
青海-西宁-湟源县
-
青海东川工业园区
青海-西宁-城东区
-
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青海-西宁-城北区
-
青海省贵南县藏绣文化产业园
青海-西宁-城东区
-
西宁北川工业园
青海-西宁-大通县
-
西宁东川工业园
青海-西宁-城东区
青海西宁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青海西宁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