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海招商】青海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攻克高寒矿区生态修复难题
研发计划
所属地区:青海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8日
青海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攻克高寒矿区生态修复难题
一、项目立项:破解高原生态修复瓶颈
青海大学联合兰州大学、海南北鸥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的 “高寒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 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资助经费 2600 万元。项目针对木里矿区等高寒地区露天煤矿生态问题,聚焦煤矸石渣山土壤重构、乡土草种选育等关键技术,构建 “菌 - 藻 - 草” 群落重建模式,预计形成 10 项核心专利,建立 3 个千亩级示范基地。
(一)技术攻关重点
土壤重构:开发煤矸石改良剂,将渣山土壤有机质含量从 0.5% 提升至 3%,适合牧草生长;
草种选育:筛选出耐低温、抗逆性强的乡土草种 15 种,成活率较传统草种提升 40%;
群落配置:创建 “真菌 - 藻类 - 草本” 共生体系,减少水土流失 60%,植被恢复周期缩短至 3 年。
二、生态效益:打造高原修复示范样板
项目在木里矿区开展示范应用,修复面积达 5000 亩,实现 “三大突破”:
固碳能力:植被覆盖率从 10% 提升至 60%,年固碳量增加 2000 吨,相当于种植 10 万棵冷杉;
水源保护:减少径流冲刷 60%,矿区周边水质中重金属含量下降 35%,达到 Ⅲ 类水质标准;
生物多样性:恢复高原鼠兔、藏原羚等栖息地,物种数量增长 25%,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升。
(二)技术创新点
低成本修复:采用免耕丸粒化播种技术,施工成本较传统方法降低 50%,适合大面积推广;
智能化监测:部署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植被生长,修复效果评估效率提升 80%;
循环利用: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 70%,减少固废堆放占地 300 亩,实现 “变废为宝”。
三、产业融合:助力绿色矿业发展
项目成果与青海 “四地” 建设深度融合:
清洁能源地:为光伏、风电项目配套生态修复,保障新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屏障:支撑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助力青海打造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循环经济:推动矿区从 “开采 — 破坏” 向 “修复 — 利用” 转型,2025 年预计带动生态修复产业产值达 5 亿元。
四、未来展望:构建高原生态技术体系
项目团队计划在 “十四五” 期间完成三大任务:
标准制定:编制《高寒矿区生态修复技术规范》,填补行业标准空白;
技术输出:向西藏、新疆等高原地区推广,建立 10 个技术服务中心;
模式复制:形成 “技术研发 — 工程实施 — 监测评估” 全链条,打造高原生态修复 “青海模式”。
一、项目立项:破解高原生态修复瓶颈
青海大学联合兰州大学、海南北鸥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的 “高寒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 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资助经费 2600 万元。项目针对木里矿区等高寒地区露天煤矿生态问题,聚焦煤矸石渣山土壤重构、乡土草种选育等关键技术,构建 “菌 - 藻 - 草” 群落重建模式,预计形成 10 项核心专利,建立 3 个千亩级示范基地。
(一)技术攻关重点
土壤重构:开发煤矸石改良剂,将渣山土壤有机质含量从 0.5% 提升至 3%,适合牧草生长;
草种选育:筛选出耐低温、抗逆性强的乡土草种 15 种,成活率较传统草种提升 40%;
群落配置:创建 “真菌 - 藻类 - 草本” 共生体系,减少水土流失 60%,植被恢复周期缩短至 3 年。
二、生态效益:打造高原修复示范样板
项目在木里矿区开展示范应用,修复面积达 5000 亩,实现 “三大突破”:
固碳能力:植被覆盖率从 10% 提升至 60%,年固碳量增加 2000 吨,相当于种植 10 万棵冷杉;
水源保护:减少径流冲刷 60%,矿区周边水质中重金属含量下降 35%,达到 Ⅲ 类水质标准;
生物多样性:恢复高原鼠兔、藏原羚等栖息地,物种数量增长 25%,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升。
(二)技术创新点
低成本修复:采用免耕丸粒化播种技术,施工成本较传统方法降低 50%,适合大面积推广;
智能化监测:部署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植被生长,修复效果评估效率提升 80%;
循环利用: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 70%,减少固废堆放占地 300 亩,实现 “变废为宝”。
三、产业融合:助力绿色矿业发展
项目成果与青海 “四地” 建设深度融合:
清洁能源地:为光伏、风电项目配套生态修复,保障新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屏障:支撑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助力青海打造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循环经济:推动矿区从 “开采 — 破坏” 向 “修复 — 利用” 转型,2025 年预计带动生态修复产业产值达 5 亿元。
四、未来展望:构建高原生态技术体系
项目团队计划在 “十四五” 期间完成三大任务:
标准制定:编制《高寒矿区生态修复技术规范》,填补行业标准空白;
技术输出:向西藏、新疆等高原地区推广,建立 10 个技术服务中心;
模式复制:形成 “技术研发 — 工程实施 — 监测评估” 全链条,打造高原生态修复 “青海模式”。
青海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青海西宁产业升级观察:两化融合赋能传统工业转型
2025-08-20
青海三江源生态示范区:绿色发展的招商引资新标杆
2025-08-20
柴达木园区白刺产业升级:绿色资源赋能大健康产业
2025-08-20
青海西宁改革攻坚:以创新动能激活招商引资新引擎
2025-08-20
青海风电光伏获全额消纳保障 首批试点启动企业申报
2025-08-19
青海园区现代中药提取物及绿色饮片加工项目招商启动
2025-08-19
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启动万吨级可降解塑料招商引资项目
2025-08-19
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创新利用啤酒酵母开发核糖核酸项目
2025-08-19
【刚察县招商】2016年刚察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5-08-18
江苏援建海南州绿色产业园:东西协作绘就发展新画卷
2025-08-18
青海司法体制改革"四度"实践:破冰前行的法治新样本
2025-08-18
西宁城中区擘画绿色发展新蓝图:产城融合激发经济活力
2025-08-18
青海产业园区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大柴旦工业园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德令哈工业园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
-
海东工业园区乐都工业园
青海-海东市-乐都区
-
海南州藏文化产业创意园
青海-海南州-共和县
-
青海大华工业园
青海-西宁-湟源县
-
青海东川工业园区
青海-西宁-城东区
青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青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