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银行总部集聚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 两岸金融合作提速
金融业
所属地区:青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有8家银行总部项目成功落户,同时吸引多家台资银行入驻。这一金融资源集聚成果,源于福建银监局从优化金融生态、强化政策引导、提升监管效能等方面构建的全方位支持体系,不仅夯实了区域金融发展基础,也为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开辟了新路径。
一、金融中心区定位明晰,发展基础持续夯实
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作为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重要金融载体,自规划建设以来,始终聚焦“金融要素集聚、金融创新引领、两岸金融合作”三大定位。区域内交通网络发达,连接空港、海港及城市主干道,商务配套设施完善,已建成多座高品质写字楼、会展中心及人才公寓,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优质的物理空间。同时,福州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在行政审批、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专项政策,例如对入驻的金融机构总部给予一次性开办补助,并为金融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目前,该区域已形成以银行业为核心,涵盖证券、保险、基金等多元金融业态的发展格局,成为福州吸引高端金融资源、辐射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核心平台。
二、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构建良好政策环境
福建银监局围绕金融中心区发展目标,构建了“引机构、优服务、强监管”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在引进金融机构方面,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机制,针对银行总部项目组建专项服务小组,提供从前期对接、材料申报到开业筹备的全流程指导,大幅缩短机构设立审批时限。在优化服务环境方面,推进“监管沙盒”试点,鼓励入驻银行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开展产品创新,并简化创新业务报备流程。在强化风险监管方面,通过非现场监管系统实时监测银行经营数据,定期开展合规检查与风险提示,引导银行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此外,福建银监局还推动建立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为银行与企业间的争议解决提供便捷渠道,维护区域金融市场秩序。
三、银行总部集聚发展,完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落户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的8家银行总部项目,涵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省级分行及地方中小银行,形成了互补协同的金融服务网络。其中,兴业银行作为总部位于福州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入驻进一步强化了金融中心区的行业引领地位,该行在绿色金融、财富管理等领域的特色业务,将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专业支持。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聚焦外贸产业,通过政策性信贷支持企业“走出去”;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等国有大行省级分行,则依托资金规模优势,重点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制造业等重大项目。招商银行福州分行、民生银行福州分行凭借灵活的市场化机制,在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推出创新产品,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福建海峡银行、福州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深耕本地市场,通过社区银行、普惠信贷等方式,提升城乡金融服务覆盖率。这些银行的集聚,使金融中心区能够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四、台资银行加速布局,深化两岸金融合作与区域发展
随着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深化,台资银行纷纷选择在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设立运营总部。目前,福州已吸引合作金库银行、彰化银行福州分行、华南银行福州分行、台湾银行福州分行等4家台资银行入驻,其中3家将区域总部设立在金融中心区内。台资银行的入驻,不仅为在榕台资企业提供了“在地化”金融服务,还通过跨境金融产品创新,促进两岸资金流动。例如,合作金库银行推出台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简化台商资金汇划流程;华南银行福州分行针对两岸贸易企业开发供应链融资产品,缓解台企上下游资金压力。福建银监局表示,台资银行的集中落户,是两岸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两岸金融合作从单一业务合作向机构协同发展转变。金融资源的持续集聚,正推动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形成“金融机构+专业服务+人才支撑”的产业生态,带动法律、会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推进,该区域有望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两岸金融合作的重要窗口。
一、金融中心区定位明晰,发展基础持续夯实
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作为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重要金融载体,自规划建设以来,始终聚焦“金融要素集聚、金融创新引领、两岸金融合作”三大定位。区域内交通网络发达,连接空港、海港及城市主干道,商务配套设施完善,已建成多座高品质写字楼、会展中心及人才公寓,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优质的物理空间。同时,福州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在行政审批、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专项政策,例如对入驻的金融机构总部给予一次性开办补助,并为金融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目前,该区域已形成以银行业为核心,涵盖证券、保险、基金等多元金融业态的发展格局,成为福州吸引高端金融资源、辐射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核心平台。
二、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构建良好政策环境
福建银监局围绕金融中心区发展目标,构建了“引机构、优服务、强监管”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在引进金融机构方面,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机制,针对银行总部项目组建专项服务小组,提供从前期对接、材料申报到开业筹备的全流程指导,大幅缩短机构设立审批时限。在优化服务环境方面,推进“监管沙盒”试点,鼓励入驻银行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开展产品创新,并简化创新业务报备流程。在强化风险监管方面,通过非现场监管系统实时监测银行经营数据,定期开展合规检查与风险提示,引导银行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此外,福建银监局还推动建立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为银行与企业间的争议解决提供便捷渠道,维护区域金融市场秩序。
三、银行总部集聚发展,完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落户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的8家银行总部项目,涵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省级分行及地方中小银行,形成了互补协同的金融服务网络。其中,兴业银行作为总部位于福州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入驻进一步强化了金融中心区的行业引领地位,该行在绿色金融、财富管理等领域的特色业务,将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专业支持。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聚焦外贸产业,通过政策性信贷支持企业“走出去”;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等国有大行省级分行,则依托资金规模优势,重点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制造业等重大项目。招商银行福州分行、民生银行福州分行凭借灵活的市场化机制,在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推出创新产品,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福建海峡银行、福州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深耕本地市场,通过社区银行、普惠信贷等方式,提升城乡金融服务覆盖率。这些银行的集聚,使金融中心区能够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四、台资银行加速布局,深化两岸金融合作与区域发展
随着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深化,台资银行纷纷选择在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设立运营总部。目前,福州已吸引合作金库银行、彰化银行福州分行、华南银行福州分行、台湾银行福州分行等4家台资银行入驻,其中3家将区域总部设立在金融中心区内。台资银行的入驻,不仅为在榕台资企业提供了“在地化”金融服务,还通过跨境金融产品创新,促进两岸资金流动。例如,合作金库银行推出台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简化台商资金汇划流程;华南银行福州分行针对两岸贸易企业开发供应链融资产品,缓解台企上下游资金压力。福建银监局表示,台资银行的集中落户,是两岸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两岸金融合作从单一业务合作向机构协同发展转变。金融资源的持续集聚,正推动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形成“金融机构+专业服务+人才支撑”的产业生态,带动法律、会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推进,该区域有望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两岸金融合作的重要窗口。
青海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青海风电光伏获全额消纳保障 首批试点启动企业申报
2025-08-19
青海园区现代中药提取物及绿色饮片加工项目招商启动
2025-08-19
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启动万吨级可降解塑料招商引资项目
2025-08-19
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创新利用啤酒酵母开发核糖核酸项目
2025-08-19
【刚察县招商】2016年刚察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5-08-18
江苏援建海南州绿色产业园:东西协作绘就发展新画卷
2025-08-18
青海司法体制改革"四度"实践:破冰前行的法治新样本
2025-08-18
西宁城中区擘画绿色发展新蓝图:产城融合激发经济活力
2025-08-18
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论坛共探金融创新与新区发展
2025-08-18
青海绿色产业高地崛起:西宁园区生态产品链加速形成
2025-08-18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增势强劲 北京青海等区域贡献突出
2025-08-18
青海西宁开展干部入企服务专项行动 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2025-08-17
青海产业园区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大柴旦工业园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德令哈工业园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
-
海东工业园区乐都工业园
青海-海东市-乐都区
-
海南州藏文化产业创意园
青海-海南州-共和县
-
青海大华工业园
青海-西宁-湟源县
-
青海东川工业园区
青海-西宁-城东区
青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青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