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北区扩展区基础设施项目启动 强化区域招商引资能力
招商项目
所属地区:青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4日
江城北区扩展区近日启动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采用独资模式开发。项目将通过完善区域交通、市政配套等设施,提升土地价值与产业承载能力,以土地出让和税收分成实现收益,为区域招商引资奠定坚实基础。
一、项目建设背景与战略意义
该项目是江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北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北区作为城市新兴发展极,现有基础设施已难以满足人口导入与产业升级需求。项目的实施将填补7平方公里扩展区的配套空白,构建"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助力江城打造区域综合服务中心。
二、规划范围与建设内容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7平方公里,北至环城快速路,南接现有建成区,涵盖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绿化等系统性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三横四纵"主干道网络,同步实施雨污分流管网、110KV变电站、分布式能源站等配套工程,打造"15分钟生活圈"服务载体,为居民服务、修理等生活性服务业提供硬件支撑。
三、投资模式与收益机制
项目采用全额独资方式运作,由投资方承担全部5亿元建设资金。收益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通过基础设施完善带动土地升值后的出让收益,二是项目建成后区域内新增企业产生的税收地方留存部分分成。经测算,项目投资回收期约10年,年均收益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四、建设周期与实施步骤
项目分三期推进,首期重点建设核心区"两横两纵"道路及地下管网,预计2025年前完成;二期拓展至整个规划区路网及公共服务设施;三期聚焦生态景观与智慧化改造。建设过程中将严格遵循"绿色建造"标准,采用海绵城市技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与碳排放 reduction。
五、产业导入与招商方向
项目建成后将重点吸引两类业态:一是社区便民服务类,包括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维修保养等居民服务业;二是生产配套服务类,涵盖物流仓储、科技服务、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制定差异化招商政策,形成"基础配套-土地出让-产业集聚-税收增长"的良性循环。
六、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项目实施后,预计可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带动周边土地价值提升30%以上。同时,通过建设15公顷中央绿廊、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区域生态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PM2.5浓度降低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至12平方米,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
七、风险管控与保障措施
投资方已建立全过程风险防控体系,通过与政府签订收益保障协议、设立共管账户等方式,确保资金安全与收益稳定。江城市政府将提供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简化用地规划、工程建设等审批流程,并负责项目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八、区域发展带动效应
作为江城"十四五"期间重点基础设施工程,该项目将发挥"以点带面"辐射作用,推动北区与中心城区实现交通互联、功能互补。预计到2035年,扩展区将形成常住人口5万人、年产值超50亿元的城市新区,成为展示江城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九、项目创新点与示范价值
项目创新采用"投资人+EPC+运营"模式,由投资方负责全周期建设运营。在收益分配机制上,首次尝试"基础收益+增值分成"方式,政府与投资方按7:3比例分享土地溢价收益。这种模式为城市新区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已被纳入省级基础设施创新试点案例。
十、未来发展展望
随着项目的推进,北区扩展区将逐步建成集居住、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区。下一步,江城市将围绕基础设施完善进度,同步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力争三年内实现80%土地出让,五年内形成完整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一、项目建设背景与战略意义
该项目是江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北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北区作为城市新兴发展极,现有基础设施已难以满足人口导入与产业升级需求。项目的实施将填补7平方公里扩展区的配套空白,构建"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助力江城打造区域综合服务中心。
二、规划范围与建设内容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7平方公里,北至环城快速路,南接现有建成区,涵盖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绿化等系统性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三横四纵"主干道网络,同步实施雨污分流管网、110KV变电站、分布式能源站等配套工程,打造"15分钟生活圈"服务载体,为居民服务、修理等生活性服务业提供硬件支撑。
三、投资模式与收益机制
项目采用全额独资方式运作,由投资方承担全部5亿元建设资金。收益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通过基础设施完善带动土地升值后的出让收益,二是项目建成后区域内新增企业产生的税收地方留存部分分成。经测算,项目投资回收期约10年,年均收益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四、建设周期与实施步骤
项目分三期推进,首期重点建设核心区"两横两纵"道路及地下管网,预计2025年前完成;二期拓展至整个规划区路网及公共服务设施;三期聚焦生态景观与智慧化改造。建设过程中将严格遵循"绿色建造"标准,采用海绵城市技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与碳排放 reduction。
五、产业导入与招商方向
项目建成后将重点吸引两类业态:一是社区便民服务类,包括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维修保养等居民服务业;二是生产配套服务类,涵盖物流仓储、科技服务、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制定差异化招商政策,形成"基础配套-土地出让-产业集聚-税收增长"的良性循环。
六、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项目实施后,预计可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带动周边土地价值提升30%以上。同时,通过建设15公顷中央绿廊、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区域生态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PM2.5浓度降低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至12平方米,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
七、风险管控与保障措施
投资方已建立全过程风险防控体系,通过与政府签订收益保障协议、设立共管账户等方式,确保资金安全与收益稳定。江城市政府将提供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简化用地规划、工程建设等审批流程,并负责项目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八、区域发展带动效应
作为江城"十四五"期间重点基础设施工程,该项目将发挥"以点带面"辐射作用,推动北区与中心城区实现交通互联、功能互补。预计到2035年,扩展区将形成常住人口5万人、年产值超50亿元的城市新区,成为展示江城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九、项目创新点与示范价值
项目创新采用"投资人+EPC+运营"模式,由投资方负责全周期建设运营。在收益分配机制上,首次尝试"基础收益+增值分成"方式,政府与投资方按7:3比例分享土地溢价收益。这种模式为城市新区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已被纳入省级基础设施创新试点案例。
十、未来发展展望
随着项目的推进,北区扩展区将逐步建成集居住、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区。下一步,江城市将围绕基础设施完善进度,同步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力争三年内实现80%土地出让,五年内形成完整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青海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青海风电光伏获全额消纳保障 首批试点启动企业申报
2025-08-19
青海园区现代中药提取物及绿色饮片加工项目招商启动
2025-08-19
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启动万吨级可降解塑料招商引资项目
2025-08-19
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创新利用啤酒酵母开发核糖核酸项目
2025-08-19
【刚察县招商】2016年刚察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5-08-18
江苏援建海南州绿色产业园:东西协作绘就发展新画卷
2025-08-18
青海司法体制改革"四度"实践:破冰前行的法治新样本
2025-08-18
西宁城中区擘画绿色发展新蓝图:产城融合激发经济活力
2025-08-18
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论坛共探金融创新与新区发展
2025-08-18
青海绿色产业高地崛起:西宁园区生态产品链加速形成
2025-08-18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增势强劲 北京青海等区域贡献突出
2025-08-18
青海西宁开展干部入企服务专项行动 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2025-08-17
青海产业园区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大柴旦工业园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德令哈工业园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
-
海东工业园区乐都工业园
青海-海东市-乐都区
-
海南州藏文化产业创意园
青海-海南州-共和县
-
青海大华工业园
青海-西宁-湟源县
-
青海东川工业园区
青海-西宁-城东区
青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青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