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加快民航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干支结合现代化机场网络
所属地区:青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4日
青海民航业正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抓手,通过强化战略布局、创新发展模式及深化区域协同,持续提升航空服务能力,为招商引资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青海民航需求保持旺盛增长,发展态势领跑全国及西北地区,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一、战略引领:锚定民航发展新方位
民航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民航局新时期总体工作思路,青海民航业发展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核心任务,以落实主体责任为关键,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民航体系。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航业发展,将其纳入全省总体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等方式,为机场建设、航线拓展等提供全方位支持,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协同、市场运作”的良好发展格局。
二、设施攻坚:打造“四型机场”建设样板
“十三五”时期以来,青海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重点推进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四型机场”建设。在平安机场建设方面,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机场安全保障设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航空运行安全可控。绿色机场建设中,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优化机场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实现生态保护与机场发展的有机统一。智慧机场建设聚焦数字化转型,引入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航班调度、旅客服务、行李处理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改善出行体验。人文机场建设则注重地域文化融入,在机场设计、服务流程中体现青海特色,打造兼具功能性与文化性的航空枢纽。
三、网络构建:形成“干支结合”发展格局
为提升航空服务覆盖面,青海着力构建以西宁机场为核心,支线机场为支撑的“干支结合”机场网络体系。西宁机场作为区域主枢纽,通过持续扩建升级,增强中转能力和航线辐射力,逐步发展成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航空节点。同时,加快支线机场建设步伐,果洛、祁连、格尔木、久治、青海湖等一批支线机场相继投运,实现了“每年投运一个机场、每年建成一个机场、每年开工一个机场”的建设目标,有效填补了偏远地区航空服务空白。目前,青海正全力打造“一主八辅”民用机场运营格局,通过优化干支航线衔接,提升中小城市通达性,让更多群众共享民航发展成果。
四、模式创新:探索“通廉航空”服务路径
作为基本航空服务计划的先行实践者,青海创新推出“通廉航空”模式,在完善高原支线运输体系、推进航空产品供给侧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效。该模式通过政策补贴、优化运营等方式,降低支线航线票价,提升航班频次,破解了高原地区因地理条件限制导致的航空出行难问题。“通廉航空”不仅为偏远地区群众提供了经济便捷的出行选择,还促进了旅游资源开发、商贸流通和招商引资,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未来,青海将继续深化“通廉航空”试点,总结经验做法,为全国基本航空服务计划实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青海样本”。
五、协同发展:强化政策支持与区域联动
民航局持续加大对青海民航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民用机场建设规划、基本航空服务计划实施、航线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倾斜,助力青海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青海省委省政府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将民航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等深度融合,通过优化西宁机场航线网络结构,加密至国内主要城市航班,拓展国际及地区航线,提升青海对外开放水平。同时,加强与周边省份的航空协同,推动区域机场群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航空运输网络,为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六、未来展望:迈向民航强省建设新征程
随着“一主八辅”机场格局的加快形成和“四型机场”建设的深入推进,青海民航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下一步,青海将聚焦提升航空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推进西宁机场三期扩建等重点项目,完善支线机场配套设施,优化航线网络布局,力争实现航空运输量稳步增长。同时,深化与民航局及相关部门的合作,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争取更多支持,推动青海民航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提供有力的航空保障。
一、战略引领:锚定民航发展新方位
民航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民航局新时期总体工作思路,青海民航业发展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核心任务,以落实主体责任为关键,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民航体系。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航业发展,将其纳入全省总体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等方式,为机场建设、航线拓展等提供全方位支持,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协同、市场运作”的良好发展格局。
二、设施攻坚:打造“四型机场”建设样板
“十三五”时期以来,青海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重点推进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四型机场”建设。在平安机场建设方面,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机场安全保障设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航空运行安全可控。绿色机场建设中,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优化机场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实现生态保护与机场发展的有机统一。智慧机场建设聚焦数字化转型,引入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航班调度、旅客服务、行李处理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改善出行体验。人文机场建设则注重地域文化融入,在机场设计、服务流程中体现青海特色,打造兼具功能性与文化性的航空枢纽。
三、网络构建:形成“干支结合”发展格局
为提升航空服务覆盖面,青海着力构建以西宁机场为核心,支线机场为支撑的“干支结合”机场网络体系。西宁机场作为区域主枢纽,通过持续扩建升级,增强中转能力和航线辐射力,逐步发展成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航空节点。同时,加快支线机场建设步伐,果洛、祁连、格尔木、久治、青海湖等一批支线机场相继投运,实现了“每年投运一个机场、每年建成一个机场、每年开工一个机场”的建设目标,有效填补了偏远地区航空服务空白。目前,青海正全力打造“一主八辅”民用机场运营格局,通过优化干支航线衔接,提升中小城市通达性,让更多群众共享民航发展成果。
四、模式创新:探索“通廉航空”服务路径
作为基本航空服务计划的先行实践者,青海创新推出“通廉航空”模式,在完善高原支线运输体系、推进航空产品供给侧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效。该模式通过政策补贴、优化运营等方式,降低支线航线票价,提升航班频次,破解了高原地区因地理条件限制导致的航空出行难问题。“通廉航空”不仅为偏远地区群众提供了经济便捷的出行选择,还促进了旅游资源开发、商贸流通和招商引资,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未来,青海将继续深化“通廉航空”试点,总结经验做法,为全国基本航空服务计划实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青海样本”。
五、协同发展:强化政策支持与区域联动
民航局持续加大对青海民航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民用机场建设规划、基本航空服务计划实施、航线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倾斜,助力青海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青海省委省政府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将民航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等深度融合,通过优化西宁机场航线网络结构,加密至国内主要城市航班,拓展国际及地区航线,提升青海对外开放水平。同时,加强与周边省份的航空协同,推动区域机场群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航空运输网络,为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六、未来展望:迈向民航强省建设新征程
随着“一主八辅”机场格局的加快形成和“四型机场”建设的深入推进,青海民航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下一步,青海将聚焦提升航空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推进西宁机场三期扩建等重点项目,完善支线机场配套设施,优化航线网络布局,力争实现航空运输量稳步增长。同时,深化与民航局及相关部门的合作,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争取更多支持,推动青海民航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提供有力的航空保障。
青海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福州获批国家级骨干直联点 数字海西增添核心动能
2025-08-21
静海西双塘村水岸乐园盛启 打造京津冀亲水新地标
2025-08-21
福州海西产业园师大创新项目入驻推动招商引资新潮
2025-08-21
青海中藏药产业园区整合升级助力高原特色医药发展
2025-08-21
青海德令哈熔盐光热电站商业化运行引领新能源转型
2025-08-21
青海省政协创新协商机制助力高质量发展与招商引资
2025-08-21
成都至西宁铁路建设提速 激活西部区域发展新动能
2025-08-21
青海西宁产业升级观察:两化融合赋能传统工业转型
2025-08-20
西宁生物科技产业园打造高原特色食品保健品产业集群
2025-08-20
青海三江源生态示范区:绿色发展的招商引资新标杆
2025-08-20
柴达木园区白刺产业升级:绿色资源赋能大健康产业
2025-08-20
青海西宁改革攻坚:以创新动能激活招商引资新引擎
2025-08-20
青海产业园区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大柴旦工业园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德令哈工业园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
-
海东工业园区乐都工业园
青海-海东市-乐都区
-
海南州藏文化产业创意园
青海-海南州-共和县
-
青海大华工业园
青海-西宁-湟源县
-
青海东川工业园区
青海-西宁-城东区
青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青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